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cognitive dissonance



心怀故园,挥拳出击:我在港大学做驻外记者 
周炜乐:初来乍到,我如何向大陆人描述这里发生的一切,才能跨越这些年来身份认知不匹配的沟壑?


認知失調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用來描述在同一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一種不甚舒適的緊張狀態。更精確一點來說,是兩種認知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相容的感覺,這裡的「認知」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緒信仰,以及行為等。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只要個人發現到有兩個認知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就會感覺到心理衝突。因衝突而引起的緊張不安,轉而形成一種內在動機作用,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而遷就另一認知,藉以消除衝突,恢復調和一致的心態。
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於其著作《當預言失靈》中提出了此一理論,其觀察幽浮末日教派的成員們對這種反直覺信仰的堅持,以及其領導人的預言失敗後,改信人數的增加。因為地球滅亡的預言失敗,「預期落空」增加了認知間的失調,結果使得大多數沒有心理準備的成員們,為了減緩此一認知失調帶來的緊張感而改去接受新的預言;亦即,外星人已經因為他們而饒恕了這個星球。[1]

認知的不協和(にんちてきふきょうわ、cognitive dissonance)とは、人が自身の中で矛盾する認知を同時に抱えた状態、またそのときに覚える不快感を表す社会心理学用語。アメリカの心理学者レオン・フェスティンガーによって提唱された。人はこれを解消するために、自身の態度や行動を変更す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有名な例として、イソップ物語のキツネとすっぱい葡萄の逸話が知られる。


In psychology, cognitive dissonance is the mental stress (discomfort) experienced by a person who simultaneously holds two or more contradictory beliefsideas, or values, when performing an action that contradicts those beliefs, ideas, and values; or when confronted with new information that contradicts existing beliefs, ideas, and values.[1][2]
Leon Festinger's 1957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focuses on how human beings strive for internal consistency. A person who experiences inconsistency tends to become psychologically uncomfortable, and so is motivated to try to reduce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occurring, and actively avoids situations and information likely to increase the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