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Ray Tomlinson, 「@」符號

Ray Tomlinson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y_Tomlinson
Raymond Samuel "RayTomlinson (April 23, 1941 – March 5, 2016) was a pioneering American computer programmer who implemented the first email program on the ARPANET system, the precursor to the Internet, in 1971. It was the first system able to send mail between users on different hosts connected to ARPANET.


We use the @ symbol in email and elsewhere thanks to Ray Tomlinson, who has died aged 74. Tom Chatfield looks at the unusual and poetic ways that the world now describes this iconic keyboard character – and how its roots go back to the 1500s.


不同語言如何稱呼「@」符號?

  • 2017年 1月 20日

(圖片來源:iStock)Image copyrightISTOCK
Image caption(圖片來源:iStock)

說起「@」符號(英語稱其為「at」),其他語言的叫法比英語有趣得多。
維基百科上給出的「@」詞條列舉了它在50多種外語中的名稱,其中很多都是對其形狀的生動解釋——通常是類比動物的網絡流行語。
亞美尼亞人稱其為「ishnik」,這是「小狗」的意思(大概是 @ 像蜷成一團的小狗吧)。台灣人叫它「小老鼠」,大陸人叫它「圈A」(意思是「帶圈的A」)。然而,丹麥人更喜歡叫他「snabela」(大象鼻子的形狀A)。
匈牙利人的叫法「kukac」(「蟲子」或「蛆」)最倒胃口,而意大利人的叫法「chiocciola」(蝸牛)則相對令人愉悅一些,個人最喜歡的兩種稱呼是哈薩克人的「айқұлақ」(月之耳)和德國人的「klammeraffe」(蜘蛛猴,或者更凖確地說,「粘猴」)。如果你是希臘人,你會叫它「papaki」,意思是小鴨子。

該符號的使用可追溯到 16 世紀(圖片來源:iStock)Image copyrightISTOCK
Image caption該符號的使用可追溯到 16 世紀(圖片來源:iStock)

除了用各種動物名稱描述這個符號外,這些外語對 @ 還有其它稱呼。比如波斯尼亞人稱之為「ludoA」(瘋狂的字母A),而斯洛伐克語中則叫「zavinac」(醃魚肉卷),土耳其語中是「guzelA」(漂亮的A)。@ 甚至還有特殊的摩斯電碼符號,這是一戰後唯一加入的新符號,是由點和橫杠構成的單一字符,意思是字母 A 和 C:(•--•-•)。
我曾在我的《Netmology》一書中簡略地介紹過 @ 符號在電子郵件領域的歷史,不過如果想要獲得更完整的解讀,最好閲讀吉斯·休斯頓 (Keith Houston))的博文「神秘符號」(Shady Characters),該博文詳盡地介紹了雷·湯姆林森成就這一世界性符號的故事。在 1971 年,當時29 歲的這位電腦工程師決定將鮮為人知的「@」符號引入他新開發的電子郵件系統,並使之成為一個核心要素。
湯姆林森2016 年 3 月 5 日逝世,享年 74 歲。
對湯姆林森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這個符號在計算機編程中幾乎不會用到,同時「@」作為操作簡便的符號,又可以將郵件發送給指定域名的接收者(電子郵件在湯姆林森發明他的新式電子郵件系統之前就已存在,但僅用作登錄到同一計算機系統的不同用戶之間的一種通信方式)。
此前,「@」在英語中大多用作會計符號,表示商品的價格:用 10 分來買 20 條麵包可以寫作「20 loaves @ 10 ¢」。

各國語言有其自身的描述,從Image copyrightISTOCK
Image caption各國語言有其自身的描述,從"月之耳"到"粘猴"(圖片來源:iStock)

不過,這一符號的重要性可能遠遠超出湯姆林森的認識。休斯頓註明道,「@」符號的使用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位佛羅倫薩商人弗朗西斯科·拉比(Francesco Lapi)在 1536 年 5 月所寄出去的信,他在信中用「@」來描述酒的價錢,意為「計量縮寫」。
在現代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裏,「@」符號也代表重量單位「arroba」(阿羅巴),這個詞和以此一重量單位為基凖的容器「amphora」(雙耳瓶)有明顯的聯繫,古希臘與古羅馬人用雙耳瓶來盛裝飲料(主要是葡萄酒)。
不過,無論是醃肉卷還是蝸牛,都和電子郵件沒什麼大關係。對我來說,它可以增加打字的樂趣:這個古老的地中海符號運用於現代社會,有效地促進著當代信息交流。
請訪問 BBC Future 閲讀 英文原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