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ve been calling this 'post-truth politics' but I now worry that the phrase is far too gentle […] what Trump is doing is not 'engaging in post-truth politics'. He’s lying." – Jonathan Freedland.
2016.11.16
~~~~此詞條是2016.10.15 寫的。
What the video does reveal, though, is how this tech-savvy country, where 688 million people have internet access, is grappling with a digitally driven “post-truth” environment, just as other nations are.
But complicating the situation in China is an underlying “pre-truth,” the result of state censorship that manipulates and directs reporting.
這個故事凸顯了一個問題:和其他國家一樣,這個有6.88億接入了互聯網的技術嫻熟人口的國家,正處在一個數字化驅動的「後真相」環境中。但是,讓中國的情況更為複雜的是,這裡有「前真相」的基礎,就是國家的審查制度操縱和引導新聞報導。
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編輯班志遠(David Bandurski)在接受採訪時說:「在中國,真相總是預先制定好的,而不是通過事實的報導揭示出來的。」
一家公司團隊活動時做的遊戲,傳播到網上的第二天就開始變了味。
活動的標題變成女員工排隊「親吻老闆」,2個月後,又變成「女員工每天排隊和老闆接吻」。
在中國浩瀚的互聯網上,這樣的「假新聞」並非個例。
活動的標題變成女員工排隊「親吻老闆」,2個月後,又變成「女員工每天排隊和老闆接吻」。
在中國浩瀚的互聯網上,這樣的「假新聞」並非個例。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今年接近尾聲時,德國人尤其多使用了"後真相"(Postfaktisch)一詞。隨著美國總統大选和特朗普的勝出,以及虛假事實的傳播,"後真相"(Postfaktisch)一詞一再被使用。甚至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曾提及它。這個詞常被用於"客觀事實對公眾觀點的影響要小於人們被喚起的主觀感覺和感受"時。它對應的英文"post-truth"已被評為"2016年度國際詞彙"。
三個候選熱門詞彙
一段時間以來,"英國脫歐"(Brexit)都被作為年度詞彙的候選大熱門。此外,熱門候選詞彙還有"令人恐懼的小丑"(Gruselclowns)。
"年度詞彙"每年由德國語言協會(GfDS)的一個評審團選出。今年,評審團從各種媒體中選出1300個詞彙,再加上外界推薦的700個詞彙,組成了全部候選詞彙。在2015年評選時,"難民"(Flüchtlinge)一詞的排名非常靠前。
使用頻率並非決定因素
德國語言協會尋找的是在語言方面對一年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起決定作用的單詞和習語。德國語言協會不會根據一個詞語使用的頻率選擇它,他們考慮更多的是該詞語的意義、普及性,以及語言質量。
簡如/洪沙(德新社、德國語言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