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Matthew effect 馬太效應

21世紀報道,房企融資陷四面楚歌。地產企業的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中小房企未來的資金鏈面臨考驗。人民法院網站消息,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產的房企已經增加到408家。這種趨勢進入9月之後更加明顯,房企「補血」力度加大。與此同時,監管對於違規涉房貸款不斷壓縮。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以來,銀保監系統已經因違規涉房,對銀行開出過億金額罰單

The Matthew effect, Matthew principle, or Matthew effect of accumulated advantage can be observed in many aspects of life and fields of activity. It is sometimes summarized by the adage "the rich get richer and the poor get poorer".

馬太福音中的寓言[編輯]

馬太效應典出《馬太福音第13章第12節和一對相似的經文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 《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節:

起源[編輯]

1968年,美國科學史學者羅伯特·莫頓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生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現象名符其實地發生了在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1967年安東尼·休伊什教授的研究生喬斯林·貝爾·伯奈爾發現了脈衝星,關於發現脈衝星的文件共有5個作者,安東尼·休伊什位列第一,約瑟琳·貝爾·伯奈爾列在第二。結果,休伊什博士與馬丁·賴爾博士一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並沒有把貝爾作為共同研究者列入諾貝爾獎獲獎名單。這引起了爭議,遭到了休伊什的同胞——天文學家霍伊爾的譴責[4]
莫頓考察了決定這樣一個效應的社會心理條件和機制,並發現了多重發現的重複功能與傑出科學家的聚焦功能之間的相互聯繫。傑出科學家會透過他們所發現的研究論述的重要價值,以及他們的自信心,而得到聚焦功能的強化。這種自信心一部分是固有的,一部分是在有創造性的科學環境中體驗和交往的結果,還有一部分是後來社會確認了他們的社會地位的結果;這種自信鼓勵科學家們去探尋有風險但重要的問題,鼓勵他們強調自己的研究結果。
宏觀社會意義上的馬太效應原理,明顯地表現在那些現在導致科學資源和天才集中化的社會選擇過程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